在国务院新闻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巩固回升向好态势。具体措施包括开展“专精特新”夯基提质年行动、制定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等。
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的开局
谢少锋介绍,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总体来看,呈现主要指标稳中有进、重点行业稳中提质、大省大市稳中向好三个特点。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5%,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了1.9个和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保持韧性,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8.7%;食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较上年底增加了0.7万户。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了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前两个月的利润同比增长15.3%中国星配资,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增幅超过了20%;消费品制造业的增加值平稳增长,农副食品、纺织等行业生产加快,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增速超过了10%。
一季度大省大市稳中向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了8%;湖北、河南等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烟台、大连等工业大市工业增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向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信心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扩大需求、培育动能、稳定预期、防范风险,激发活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巩固回升向好态势。”谢少锋说。
在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专精特新”夯基提质年行动,加强数字化转型、引才育才、投融资等服务,有力支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将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中国星配资,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1至2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8965亿元,同比增长9.9%,保持平稳增长;软件业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10.7%。
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全国超过10个地方创新开源(300109)支持举措,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工具,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创新产品推荐等方式支持开源项目孵化和商业落地。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边界持续拓展,社区共建单位超70家,先后落地“矿鸿”“电鸿”“移鸿”“警鸿”等系列产品,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台,助力能源、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加快构筑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开源欧拉(openEuler)系统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开源模型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先进模型、参数权重、推理逻辑和工具链条的全开源,让开发者从技术“消费者”转变为“共创者”,有力推动了技术平权,打开了人工智能商用的新局面。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之以恒推进软硬件技术攻关,加强消费电子典型应用案例和试点示范优秀成果宣传推广,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技术驱动、应用牵引,继续强化优质电子信息软硬件供给,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将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谢存说,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在政策引领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在夯实基础设施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工业5G芯片、模组、智能设备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构建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打造标识解析体系2.0版,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在拓展规模应用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链网协同”工程,发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深入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中国星配资,全国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约400万家次,为经济运行、政府治理提供了更加可视化、精细化的创新手段。
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